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心身整合自然醫學 NCCAM

缺血性腦中風運用耳絡的次段三段預防

已更新:2022年11月13日


什麼是缺血性腦中風?

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是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又可稱為腦梗塞,主要原因是由於腦血管阻塞所造成,又可細分為腦栓塞或腦血栓,而缺血性腦中風則佔了腦中風病患的一半以上。

肥胖與高血壓是造成缺血性中風的重要原因,尤其高血脂更容易讓動脈出現硬化或阻塞的問題。

缺血性腦中風為突發性的疾病,一般是無預警的發生,症狀出現較緩,而臨床上大多症狀有肢體無力、癱瘓、感覺障礙、肌肉痙攣、視覺功能障礙、認知障礙、失語症、情緒障礙、大小便失禁、意識障礙等症狀。


缺血性腦中風依照類型不同,疾病的發展也不盡相同:

*腦血栓:血液的黏稠度變大,就會形成小血塊,配合腦部的動脈血管發生粥狀硬化,這些血塊會沉積在動脈中形成斑塊,使動脈的管腔變狹窄,就會發生栓塞的問題,造成血液流通受阻,因而造成腦部產生缺氧性壞死。

*腦栓塞:腦部以外的部位會形成較大的血塊、硬化斑塊、脂肪、氣泡等物質,經由血液運行到腦部之後,直接阻塞腦部血管,導致腦部發生缺氧性壞死。不管是何種腦中風,急救都需要把握黃金三小時,儘速送醫。


得到缺血性中風的病患,應該如何後續保健?

缺血性中風的病患,病後應盡量避免外在環境的刺激,病患在吞嚥上可能會出現障礙,需依照醫師指示採正確的進食方式,醫師也會針對病患情況進行血壓的控制,照護者也應幫助病患進行復健,並注意氣溫以及保暖,因為急遽的溫度變化可能致使中風復發。


次段三段預防『缺血性中風』病患的耳絡保健臨床研究:

研究人員選取了78例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該疾病,均為首發,對本研究內容知曉且自願參與。排除精神存在疾病史者,缺乏完整臨床資料者,意識不清者,心肝腎存在嚴重損害者,對多種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不能配合本實驗者。


將以上患者分為A.對照組和B.觀察組各39例。兩組在男女比例,年齡狀況,個人體質等基礎資料對比上無統計學差異。


A.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每日一次口服阿司匹林100mg,做好血壓監測和控制。對血脂、血糖進行調整治療。同時加強健康宜教,指導患者保持合理的膳食,堅持適量的運動。


B.觀察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予以耳穴貼壓和穴位貼敷,具體如下:

耳絡穴位貼壓:

主穴:取腦幹、交感神門、皮質下對應主穴,

配穴:依據中醫辨證,輔助取心、內分泌、腎、脾,肝、枕等對應穴位,

耳穴每日需要按壓3-4次。每隔3天進行1次更換,對左右耳穴進行輪換貼壓。

身體經絡穴位搭配:

選擇的穴位主要有足三里,大椎,懸鐘,可以雷射針灸每日早晚搭配調理。


在治療前後,研究人員對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中醫症狀評分進行比較。

依據中風病診療評定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基本恢復,2.症狀完全消失,3.基本上能獨立生活:顯效:病症好轉,4.可借助扶杖來活動;5.進步:病狀有好轉的跡象,但不能自理;6.無變化:病狀沒有改變;7.惡化:病症有加重的跡象。


對比兩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和中醫症狀評分:治療前A.對照組和B.觀察組的數據無明顯差異,

治療後,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中醫症狀評分分別為12.46、13.71,對照組則為15.42、16.04,差異明顯,其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經治療:

A.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36%

B.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31%

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明顯。

中醫學認為,耳緊密聯繫著臟腑,耳廓各穴通過經絡能夠聯繫全身。找到各臟腑病證的反應點耳穴貼壓通過刺激主耳穴並辨證與一些輔助穴位相配,能對臟腑陰陽進行調理,發揮出補虛、瀉實的效果,在耳穴中,刺激腦幹對應區域可以起到益腦、安神的作用;刺激神門對應區域可對中樞神經功能進行調節;刺激皮質下對應區域具有興奮或抑制大腦皮質的作用。諸穴配合,相輔相成,有助於症狀的改善。


研究證實,缺血性腦中風的復發主要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有關。

中醫學認為,刺激干預人體的穴位,能對人體失衡進行調節,起到防治多種疾病的效果。


現代醫學表明,在耳甲與支配內臟的交感神經節,可能有一條神經通路。

刺激耳穴能降低血糖、血脂,還能對大腦的血流進行改善。

大椎穴能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數,增強神經修復功能,

足三里、懸鐘可使腦血管的舒縮反應能力提高,更好地發揮自動調節功能。

同時還能夠改善腦部側支循環代償功能,從而使腦缺血狀態得到改善,進而有助於預防中風。


在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中,於常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耳穴貼壓與身體經絡穴位,

能夠有效減少中風的危險因素,提高次段或三段的預防保健。


本資料轉載自中醫期刊《東方養生》


16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